當切爾西隊在新澤西大都會人壽體育場以3比0擊敗巴黎圣日耳曼隊,捧起2025年世俱杯冠軍獎杯時,場內(nèi)震天的歡呼仿佛宣告著足球運動又一次在美國迎來了屬于它的輝煌時刻。紅藍交織的球衣、多國語言的吶喊、座無虛席的看臺……將這場決賽的氛圍推向了堪比歐洲頂級賽事的高度。
然而,就在數(shù)周前,奧蘭多與辛辛那提的賽場在酷暑午后顯得格外冷清,半數(shù)座位空置;早期購票的球迷眼睜睜看著自己花費數(shù)百美元買下的門票,在開賽前幾天暴跌至十余美元;還有不少球迷因簽證延誤與擔憂移民政策,未能踏上美國的土地。
首次擴軍至32支參賽隊的世俱杯,其意義遠不止于勝負。明年夏天更盛大、更具影響力的世界杯將拉開大幕,104場比賽中的78場在美國上演。這場世俱杯既是對賽事籌備工作的全面檢驗,更清晰地發(fā)出警告——若要成功舉辦世界杯,美國仍有漫長的路要走。
場館硬件問題令人頭疼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以其緊湊的賽場布局、高效便捷的交通網(wǎng)絡(luò),為全球球迷呈現(xiàn)了一屆流暢的足球盛宴——全部比賽都在80公里的半徑范圍內(nèi)舉行,嶄新的地鐵系統(tǒng)為持票球迷提供免費服務(wù),覆蓋了八座球場中的六座,僅兩座需依靠公路交通抵達。
然而,2026年世界杯卻因美國幅員遼闊,讓場館交通問題成為焦點。此次世俱杯的舉辦已暴露了部分潛在隱患。以可容納82500人的新澤西大都會人壽體育場為例,這座承辦了世俱杯決賽的頂級場館也是明年世界杯決賽的舉辦地,距離最近的火車站是梅多蘭茲體育中心站,球迷需在酷熱中步行半小時才能抵達球場入口。同樣在此地舉行的半決賽皇家馬德里對巴黎圣日耳曼一戰(zhàn),因兩隊賽前陷于交通堵塞而被迫推遲10分鐘開賽,這樣的狀況若出現(xiàn)在世界杯中,將成為全球笑話。
邁阿密的硬石體育場同樣面臨交通考驗。這座核心場館明年將承辦包括季軍爭奪戰(zhàn)在內(nèi)的七場世界杯比賽,它緊臨繁忙的高速公路,周邊既無火車也無地鐵。球迷需在開球前三小時抵達,才有可能讓出租車司機趕在道路封閉前將自己送到體育場附近。而賽后的宵禁政策更令出行雪上加霜,由于司機們不得駛?cè)胩囟▍^(qū)域,球迷必須步行20分鐘前往球場外的接送點。
費城的林肯金融球場和亞特蘭大的梅賽德斯奔馳體育場堪稱美國場館中的“異類”——將承辦六場世界杯的前者依托地鐵系統(tǒng)連接涵蓋足球、橄欖球、棒球、冰球場館在內(nèi)的體育綜合體;后者擁有可伸縮屋頂與空調(diào)系統(tǒng),其周邊的地鐵網(wǎng)也對球迷較為友好。
場館硬件的挑戰(zhàn)不僅限于交通,球場草坪質(zhì)量同樣引發(fā)爭議。在世俱杯期間,多位球員與教練齊聲抱怨將這一問題推向臺前。由于準備時間倉促,不少以美式橄欖球為主的場館難以完成從人造草皮到天然草皮的切換,導致球的彈跳與滾動軌跡不同于歐洲賽場。
多特蒙德隊主教練科瓦奇的吐槽尤為尖銳:“大都會人壽體育場的草坪簡直像高爾夫果嶺,短得能直接推桿。這根本不是我們在德甲賽場和其他正規(guī)球場習慣的草質(zhì)。更離譜的是,辛辛那提和亞特蘭大的場地草質(zhì)又完全是另一回事,那些草坪明顯澆水不足,對講究高速對抗的足球比賽,完全達不到標準。球的運行軌跡變得詭異,簡直讓人難以想象?!?/p>
盡管國際足聯(lián)強調(diào),2026年世界杯將有更充足的準備時間,但美國復雜的氣候差異仍是隱憂——在一個城市長勢良好的草種,到另一座城市可能因環(huán)境不適而出現(xiàn)狀況。如何在廣袤的國土上實現(xiàn)球場條件的優(yōu)質(zhì)與統(tǒng)一,將是承辦方必須攻克的難關(guān)。
極端氣候成為所有人的難題
當氣溫高到連街頭漫步都讓人望而卻步時,在球場上踢一場90分鐘的足球,會是怎樣的煎熬?
1994年美國世界杯E組墨西哥對陣愛爾蘭的比賽,早已用“地獄般的體驗”寫下注腳——當年奧蘭多正午開球時氣溫突破100華氏度(約37.8攝氏度),球場表面溫度飆升至117華氏度(約47.2攝氏度),愛爾蘭球員甚至在奏國歌時戴上棒球帽防曬。“高溫加潮濕的雙重夾擊,讓我們連集中注意力都變得異常艱難。那是我職業(yè)生涯中經(jīng)歷過的最極端的高溫?!鼻皭蹱柼m后衛(wèi)丹尼斯·歐文如此回憶道。
30年后的今天,極端氣候?qū)愂碌耐{不減反增,并因賽程密集更顯尖銳。連球場外的警用嗅探犬都要穿鞋防燙傷,球迷在無遮陽的瀝青場地排隊入場時屢屢中暑。根據(jù)FIFPro(國際職業(yè)足球運動員聯(lián)合會)的數(shù)據(jù),在本次世俱杯期間,帕薩迪納的巴黎圣日耳曼對陣馬德里競技、費城的切爾西對陣突尼斯希望體育、夏洛特的本菲卡對陣拜仁慕尼黑等三場比賽的WBGT(濕球黑球溫度)均超過28攝氏度的安全閾值,按標準本應(yīng)暫?;蛲七t。
FIFPro的預警更直指2026年世界杯:美國的亞特蘭大、達拉斯、休斯敦、堪薩斯城、邁阿密以及墨西哥的蒙特雷等六座主辦城市被列為“極高風險”,可能導致球員中暑或熱衰竭,其中后三座城市球場沒有任何遮陽設(shè)施。美國福克斯堡、費城與墨西哥瓜達拉哈拉這三座城市被列為“高風險”,球場均沒有頂棚或溫控設(shè)備。
極端氣候不僅考驗球員健康與賽事節(jié)奏,更直接沖擊現(xiàn)場觀賽生態(tài),讓“座無虛席”的預期與現(xiàn)實產(chǎn)生割裂。本屆世俱杯63場比賽的上座率為61%,吸引超200萬球迷的同時,仍有150多萬個座位空置。
球隊實力差異是原因之一,但開球時間的安排也是主因。為迎合歐洲轉(zhuǎn)播市場,多場比賽被定在正午或下午3時。此時段不僅球員要承受熱應(yīng)激風險,普通球迷也難有勇氣在烈日下奔赴球場。正如溫格所言:“我們原以為觀眾會很少,實際雖有提升,但高溫時段的比賽始終難聚人氣。”
站在國際足聯(lián)的角度考慮,氣候與賽程的矛盾幾乎無解。2026年世界杯要在39天內(nèi)安排104場比賽,國際足聯(lián)既需兼顧全球轉(zhuǎn)播的黃金時段(多為美洲午后、歐洲晚間),又要避開高溫雷暴的危險窗口,這種平衡本身就近乎悖論。美國嚴苛的雷電預警規(guī)則已在世俱杯顯現(xiàn)威力:六場比賽因此延誤,而這是美國夏季的常態(tài)。當世界杯小組賽需每天安排四場比賽時,類似的延誤風險只會成倍疊加,進一步打亂觀眾的觀賽計劃。
對即將承辦78場世界杯賽事的美國而言,如何在氣候挑戰(zhàn)中重構(gòu)安全、舒適的辦賽與觀賽生態(tài),無疑是擺在面前的更嚴峻課題。
作者:吳雨倫
來源: 文匯報
2025年07月17日 NBA夏季聯(lián)賽 雄鹿vs公牛 錄像免費全場回放
2025-07-17 15:32:172025年07月17日 NBA夏季聯(lián)賽 國王vs騎士 錄像免費全場回放
2025-07-17 15:30:532025年07月16日 NBA夏季聯(lián)賽 森林狼vs活塞 錄像免費全場回放
2025-07-17 15:24:452025年07月16日 NBA夏季聯(lián)賽 勇士vs灰熊 錄像免費全場回放
2025-07-17 15:21:062025年07月17日 NBA夏季聯(lián)賽 奇才vs爵士 錄像免費全場回放
2025-07-17 15:20:582025年07月16日 NBA夏季聯(lián)賽 開拓者vs鵜鶘 錄像免費全場回放
2025-07-17 15:19:162025年07月16日 NBA夏季聯(lián)賽 猛龍vs掘金 錄像免費全場回放
2025-07-17 15:17:412025年07月17日 NBA夏季聯(lián)賽 鵜鶘vs雷霆 錄像免費全場回放
2025-07-17 15:15:21